首页
留言
导航
统计
Search
1
追番推荐!免费看动漫的网站 - 支持在线观看和磁力下载
829 阅读
2
PVE自动启动 虚拟机 | 容器 顺序设置及参数说明
491 阅读
3
一条命令,永久激活!Office 2024!
452 阅读
4
优选 Cloudflare 官方 / 中转 IP
334 阅读
5
[Windows] MicroSoft Office LTSC Professional Plus 2024 官方安装部署工具
328 阅读
默认分类
服务器
宝塔
VPS
Docker
OpenWRT
Nginx
群晖
前端编程
Vue
React
Angular
NodeJS
uni-app
后端编程
Java
Python
SpringBoot
SpringCloud
流程引擎
检索引擎
Linux
CentOS
Ubuntu
Debian
数据库
Redis
MySQL
Oracle
虚拟机
VMware
VirtualBox
PVE
Hyper-V
计算机
网络技术
网站源码
主题模板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Java
小程序
Redis
SpringBoot
docker
Typecho
Cloudflare
虚拟机
WordPress
uni-app
CentOS
docker部署
Vue
Java类库
群晖
Linux命令
防火墙配置
Mysql
脚本
计算机网络
流年微醺
累计撰写
256
篇文章
累计收到
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默认分类
服务器
宝塔
VPS
Docker
OpenWRT
Nginx
群晖
前端编程
Vue
React
Angular
NodeJS
uni-app
后端编程
Java
Python
SpringBoot
SpringCloud
流程引擎
检索引擎
Linux
CentOS
Ubuntu
Debian
数据库
Redis
MySQL
Oracle
虚拟机
VMware
VirtualBox
PVE
Hyper-V
计算机
网络技术
网站源码
主题模板
页面
留言
导航
统计
搜索到
3
篇与
的结果
2024-01-11
4款MYSQL实用脚本工具, 再也不怕写烂SQL了!!!
工具mysqltuner.pltuning-primer.shpt-variable-advisorpt-qurey-digest对于正在运行的mysql,性能如何,参数设置的是否合理,账号设置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你是否了然于胸呢?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定期对你的MYSQL数据库进行一个体检,是保证数据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因为,好的工具是使你的工作效率倍增!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mysql 优化的工具,你可以使用它们对你的mysql进行一个体检,生成awr报告,让你从整体上把握你的数据库的性能情况。mysqltuner.pl是mysql一个常用的数据库性能诊断工具,主要检查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包括日志文件、存储引擎、安全建议及性能分析。针对潜在的问题,给出改进的建议。是mysql优化的好帮手。在上一版本中,MySQLTuner支持MySQL / MariaDB / Percona Server的约300个指标。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ajor/MySQLTuner-perl下载wge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major/MySQLTuner-perl/master/mysqltuner.pl使用[root@localhost ~]# ./mysqltuner.pl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 MySQLTuner 1.7.4 - Major Hayden <major@mhtx.net> >> Bug reports, feature requests, and downloads at http://mysqltuner.com/ >> Run with '--help' for additional options and output filtering [--] Skipped version check for MySQLTuner script Please enter your MySQL administrative login: root Please enter your MySQL administrative password: [OK] Currently running supported MySQL version 5.7.23 [OK] Operating on 64-bit architecture报告分析1)重要关注[!!](中括号有叹号的项)例如[!!] Maximum possible memory usage: 4.8G (244.13% of installed RAM),表示内存已经严重用超了。2)关注最后给的建议 “Recommendations ”。tuning-primer.shmysql的另一个优化工具,针于mysql的整体进行一个体检,对潜在的问题,给出优化的建议。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MDan/tuning-primer.sh目前,支持检测和优化建议的内容如下:慢查询日志最大连接数工人线程密钥缓冲区[仅限MyISAM]查询缓存排序缓冲区加盟临时表表(开放和定义)缓存表锁定表扫描(read_buffer)[仅限MyISAM]InnoDB状态下载wget https://launchpad.net/mysql-tuning-primer/trunk/1.6-r1/+download/tuning-primer.sh使用[root@localhost ~]#./tuning-primer.sh -- MYSQL PERFORMANCE TUNING PRIMER -- - By: Matthew Montgomery -报告分析重点查看有红色告警的选项,根据建议结合自己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例如:pt-variable-advisorpt-variable-advisor 可以分析MySQL变量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项目地址:https://www.percona.com/downloads/percona-toolkit/LATEST/安装[root@localhost ~]#wget https://www.percona.com/downloads/percona-toolkit/3.0.13/binary/redhat/7/x86_64/percona-toolkit-3.0.13-re85ce15-el7-x86_64-bundle.tar [root@localhost ~]#yum install percona-toolkit-3.0.13-1.el7.x86_64.rpm使用pt-variable-advisor 是 pt 工具集的一个子工具,主要用来诊断你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root@localhost ~]# pt-variable-advisor localhost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报告分析重点关注有WARN的信息的条目,例如:pt-qurey-digestpt-query-digest 主要功能是从日志、进程列表和tcpdump分析MySQL查询。使用pt-query-digest 主要用来分析 mysql 的慢日志,与 mysqldumpshow 工具相比,py-query_digest 工具的分析结果更具体,更完善。[root@localhost ~]# pt-query-digest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常见用法分析1)直接分析慢查询文件:pt-query-digest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 > slow_report.log2)分析最近12小时内的查询:pt-query-digest --since=12h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 > slow_report2.log3)分析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查询:pt-query-digest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 --since '2017-01-07 09:30:00' --until '2017-01-07 10:00:00'> > slow_report3.log4)分析指含有select语句的慢查询pt-query-digest --filter '$event->{fingerprint} =~ m/^select/i'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 slow_report4.log5)针对某个用户的慢查询pt-query-digest --filter '($event->{user} || "") =~ m/^root/i'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 slow_report5.log6)查询所有所有的全表扫描或full join的慢查询pt-query-digest --filter '(($event->{Full_scan} || "") eq "yes") ||(($event->{Full_join} || "") eq "yes")' /var/lib/mysql/slowtest-slow.log> slow_report6.log报告分析第一部分:总体统计结果Overall:总共有多少条查询Time range:查询执行的时间范围unique:唯一查询数量,即对查询条件进行参数化以后,总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查询total:总计min:最小max:最大avg:平均95%:把所有值从小到大排列,位置位于95%的那个数,这个数一般最具有参考价值median:中位数,把所有值从小到大排列,位置位于中间那个数第二部分:查询分组统计结果Rank:所有语句的排名,默认按查询时间降序排列,通过--order-by指定Query ID:语句的ID,(去掉多余空格和文本字符,计算hash值)Response:总的响应时间time:该查询在本次分析中总的时间占比calls:执行次数,即本次分析总共有多少条这种类型的查询语句R/Call:平均每次执行的响应时间V/M:响应时间Variance-to-mean的比率Item:查询对象第三部分:每一种查询的详细统计结果ID:查询的ID号,和上图的Query ID对应Databases:数据库名Users:各个用户执行的次数(占比)Query_time distribution :查询时间分布, 长短体现区间占比。Tables:查询中涉及到的表Explain:SQL语句
2024年01月11日
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3-06
面试官:从 MySQL 读取 百万 数据进行处理,应该怎么做?问倒一大片!
背景大数据量操作的场景大致如下:数据迁移数据导出批量处理数据在实际工作中当指定查询数据过大时,我们一般使用分页查询的方式一页一页的将数据放到内存处理。但有些情况不需要分页的方式查询数据或分很大一页查询数据时,如果一下子将数据全部加载出来到内存中,很可能会发生 OOM(内存溢出) ;而且查询会很慢,因为框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内存去把数据库查询的结果封装成我们想要的对象(实体类)。举例:在业务系统需要从 MySQL 数据库里读取 100万 数据行进行处理,应该怎么做? 做法通常如下:常规查询:一次性读取 100万 数据到 JVM 内存中,或者分页读取流式查询:建立长连接,利用服务端游标,每次读取一条加载到 JVM 内存(多次获取,一次一行)游标查询:和流式一样,通过 fetchSize 参数,控制一次读取多少条数据(多次获取,一次多行)常规查询默认情况下,完整的检索结果集会将其存储在内存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最有效的操作方式,并且由于 MySQL 网络协议的设计,因此更易于实现。举例:假设单表 100万 数据量,一般会采用分页的方式查询:@Mapper public interface BigDataSearchMapper extends BaseMapper<BigDataSearchEntity> { @Select("SELECT bds.* FROM big_data_search bds ${ew.customSqlSegment} ") Page<BigDataSearchEntity> pageList(@Param("page") Page<BigDataSearchEntity> page, @Param(Constants.WRAPPER) QueryWrapper<BigDataSearchEntity> queryWrapper); }注:该示例使用的 MybatisPlus。该方式比较简单,如果在不考虑 LIMIT 深分页优化情况下,估计你的数据库服务器就噶皮了,或者你能等上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检索数据。流式查询流式查询指的是查询成功后不是返回一个集合而是返回一个迭代器,应用每次从迭代器取一条查询结果。流式查询的好处是能够降低内存使用。如果没有流式查询,我们想要从数据库取 100万 条记录而又没有足够的内存时,就不得不分页查询,而分页查询效率取决于表设计,如果设计的不好,就无法执行高效的分页查询。因此流式查询是一个数据库访问框架必须具备的功能。MyBatis 中使用流式查询避免数据量过大导致 OOM ,但在流式查询的过程当中,数据库连接是保持打开状态的,因此要注意的是:执行一个流式查询后,数据库访问框架就不负责关闭数据库连接了,需要应用在取完数据后自己关闭。必须先读取(或关闭)结果集中的所有行,然后才能对连接发出任何其他查询,否则将引发异常。MyBatis 流式查询接口 MyBatis 提供了一个叫 org.apache.ibatis.cursor.Cursor 的接口类用于流式查询,这个接口继承了 java.io.Closeable 和 java.lang.Iterable 接口,由此可知:Cursor 是可关闭的;Cursor 是可遍历的。除此之外,Cursor 还提供了三个方法:isOpen():用于在取数据之前判断 Cursor 对象是否是打开状态。只有当打开时 Cursor 才能取数据;isConsumed():用于判断查询结果是否全部取完。getCurrentIndex():返回已经获取了多少条数据使用流式查询,则要保持对产生结果集的语句所引用的表的并发访问,因为其查询会独占连接,所以必须尽快处理为什么要用流式查询?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查询结果需要遍历处理,又不想一次性将结果集装入客户端内存,就可以考虑使用流式查询;分库分表场景下,单个表的查询结果集虽然不大,但如果某个查询跨了多个库多个表,又要做结果集的合并、排序等动作,依然有可能撑爆内存;详细研究了 sharding-sphere 的代码不难发现,除了 group by 与 order by 字段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场景都非常适合使用流式查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客户端内存的消耗。游标查询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时,为防止内存泄漏情况发生,也可以采用游标方式进行数据查询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比常规查询要快很多。当查询百万级的数据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游标方式进行数据查询处理,不仅可以节省内存的消耗,而且还不需要一次性取出所有数据,可以进行逐条处理或逐条取出部分批量处理。一次查询指定 fetchSize 的数据,直到把数据全部处理完。Mybatis 的处理加了两个注解: @Options 和 @ResultType@Mapper public interface BigDataSearchMapper extends BaseMapper<BigDataSearchEntity> { // 方式一 多次获取,一次多行 @Select("SELECT bds.* FROM big_data_search bds ${ew.customSqlSegment} ") @Options(resultSetType = ResultSetType.FORWARD_ONLY, fetchSize = 1000000) Page<BigDataSearchEntity> pageList(@Param("page") Page<BigDataSearchEntity> page, @Param(Constants.WRAPPER) QueryWrapper<BigDataSearchEntity> queryWrapper); // 方式二 一次获取,一次一行 @Select("SELECT bds.* FROM big_data_search bds ${ew.customSqlSegment} ") @Options(resultSetType = ResultSetType.FORWARD_ONLY, fetchSize = 100000) @ResultType(BigDataSearchEntity.class) void listData(@Param(Constants.WRAPPER) QueryWrapper<BigDataSearchEntity> queryWrapper, ResultHandler<BigDataSearchEntity> handler); }@OptionsResultSet.FORWORD_ONLY:结果集的游标只能向下滚动ResultSet.SCROLL_INSENSITIVE:结果集的游标可以上下移动,当数据库变化时,当前结果集不变ResultSet.SCROLL_SENSITIVE:返回可滚动的结果集,当数据库变化时,当前结果集同步改变fetchSize:每次获取量@ResultType@ResultType(BigDataSearchEntity.class):转换成返回实体类型注意:返回类型必须为 void ,因为查询的结果在 ResultHandler 里处理数据,所以这个 hander 也是必须的,可以使用 lambda 实现一个依次处理逻辑。注意: 虽然上面的代码中都有 @Options 但实际操作却有不同:方式一是多次查询,一次返回多条;方式二是一次查询,一次返回一条;原因: Oracle 是从服务器一次取出 fetch size 条记录放在客户端,客户端处理完成一个批次后再向服务器取下一个批次,直到所有数据处理完成。MySQL 是在执行 ResultSet.next() 方法时,会通过数据库连接一条一条的返回。flush buffer 的过程是阻塞式的,如果网络中发生了拥塞,send buffer 被填满,会导致 buffer 一直 flush 不出去,那 MySQL 的处理线程会阻塞,从而避免数据把客户端内存撑爆。非流式查询和流式查询区别:非流式查询:内存会随着查询记录的增长而近乎直线增长。流式查询:内存会保持稳定,不会随着记录的增长而增长。其内存大小取决于批处理大小BATCH_SIZE的设置,该尺寸越大,内存会越大。所以BATCH_SIZE应该根据业务情况设置合适的大小。另外要切记每次处理完一批结果要记得释放存储每批数据的临时容器,即上文中的 gxids.clear() ;
2023年03月06日
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2-16
Docker部署 Mysql、redis、Rabbitmq、Vue、Java 项目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或 Windows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本文主要讲解如何在Linux环境下使用 Docker 部署前后端分离项目,其中涉及到使用 Docker 安装本人项目相关的一些环境 ,例如mysql、rabbitmq、redis,基于CenterOS7.0。Docker 环境安装1.安装 Docker 客户端# step 1: 安装必要的一些系统工具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 Step 2: 添加软件源信息 sudo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 Step 3: 更新并安装 Docker-CE sudo yum makecache fast sudo yum -y install docker-ce # Step 4: 开启Docker服务 sudo service docker start2.配置镜像加速器sudo mkdir -p /etc/docker sudo tee /etc/docker/daemon.json <<-'EOF' { "registry-mirrors": ["https://sq2b0kv9.mirror.aliyuncs.com"] } EOF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安装 PortainerPortainer 是一个轻量级 Web 端的 Docker 管理 UI,Portainer 够轻松地管理不同的 Docker 环境(Docker 主机或集群)。Portainer 的部署和使用十分简单。Portainer 可以部署为 Linux 容器或 Windows 本机容器,也支持其他平台。Portainer 允许您管理所有 Docker 资源(容器、映像、卷、网络等)!它与独立的 Docker 引擎和 Docker 集群模式兼容。1.安装# 拉取官方镜像 docker pull portainer/portainer # 运行镜像到容器 docker run -d -p 9000:9000\ --restart=always\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m 20M --oom-kill-disable --memory-swap=-1\ --name portainer\ portainer/portainer2.访问页面访问地址:http://localhost:9000,第一次打开需要设置用户名、密码,docker 模式我一般选择 Local 本机模式。通过此工具我们可以更加简便的对镜像和容器进行操作和管理。登录页 面板页 安装 mysql# docker search mysql 可通过此命令查看可用版本 # 拉取mysql镜像,默认会拉取最新版本,我这里加上版本号 docker pull mysql:8.0.0 # 查看镜像是否拉取成功 docker images # 在/home/docker/mysql目录下创建mysql挂载目录 mkdir {data,logs,conf} # 运行容器 docker run -d -p 3306:3306 -v /home/docker/mysql/my.cnf:/etc/mysql/conf.d/mysqld.cnf -v /home/docker/mysql/data:/var/lib/mysql -v /home/docker/mysql/logs:/var/log/mysql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 --name mysql_test mysql:8.0.0说明:--name:容器名-e:配置信息,此处配置 mysql 的 root 用户登陆密码-d:后台运行容器,保证在退出终端后容器继续运行-p:端口映射,此处映射 主机 3306 端口 到 容器的 3306 端口-v:挂载目录此处需要注意不要直接挂载容器中的 mysql 配置文件目录,可能会将容器内的配置文件目录清空。个人建议将容器中的 my.cnf 文件复制出来进行选择性的修改,再挂载 mysql.cnf 文件即可。docker cp :用于容器与主机之间的数据拷贝。# 语法 docker cp [OPTIONS] CONTAINER:SRC_PATH DEST_PATH|- # 实例 docker cp 96f7f14e99ab:/etc/mysql/conf.d/mysqld.cnf /home/docker/mysql/my.cnf安装 redis因为 redis 默认配置只能够本地连接,不能进行远程访问,使用 Redis 客户端工具连接都会报错,因此需要手动挂载 redis 配置文件。# /home/docker/redis目录下新增挂载文件夹 mkdir {data,conf} # 下载最新版本的Redis镜像 docker pull redis # 新增redis配置文件 cd /home/docker/redis/conf touch redis.conf vim redis.conf添加以下内容#bind 127.0.0.1 protected-mode no appendonly yes requirepass 123456说明:bind 127.0.0.1 ,注释掉这部分,这是限制 redis 只能本地访问protected-mode:默认 yes,开启保护模式,限制为本地访问appendonly:redis 持久化(可选)requirepass:设置访问密码为 123456运行容器docker run --name myredis -p 6379:6379 -v /home/docker/redis/data:/data -v /home/docker/redis/conf/redis.conf:/etc/redis/redis.conf -d redis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说明:--name:容器名称-p :表示将服务器的 6379(冒号前的 6379)端口映射到 docker 的 6379(冒号后的 6379)端口-d :表示以后台服务的形式运行 redis-v :挂载宿主机目录redis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表示运行 redis 服务器程序,并且指定运行时的配置文件经过以上步骤,便可以通过 redis 客户端工具进行连接,如果连接不上,检查安全组和服务器防火墙端口是否开放安装 rabbitmq# 拉取带图形化管理界面的镜像 docker pull rabbitmq:3.7.7-management # 根据下载的镜像创建和启动容器 docker run -d --name rabbitmq3.7.7 -p 5672:5672 -p 15672:15672 -v `pwd`/data:/var/lib/rabbitmq --hostname myRabbit -e RABBITMQ_DEFAULT_VHOST=my_vhost -e RABBITMQ_DEFAULT_USER=admin -e RABBITMQ_DEFAULT_PASS=admin df80af9ca0c9说明:-d:后台运行容器;--name:指定容器名;-p:指定服务运行的端口(5672:应用访问端口;15672:控制台 Web 端口号);-v:映射目录或文件;--hostname :主机名(RabbitMQ 的一个重要注意事项是它根据所谓的 “节点名称” 存储数据,默认为主机名);-e:指定环境变量;(RABBITMQ_DEFAULT_VHOST:默认虚拟机名;RABBITMQ_DEFAULT_USER:默认的用户名;RABBITMQ_DEFAULT_PASS:默认用户名的密码)Rabbitmq 访问地址:http://localhost:15672 至此,基本的运行环境都安装完毕,下面就是关键的打包步骤了。Vue 前端项目打包将 dist 下的所有文件目录拷贝到 SpringBoot 后端项目的 resources\static 目录下,static 目录需要新建。如果你的项目中用到了 shiro 或者 spring security 等安全框架,需要对静态资源放行。以上配置完成后,先在本地运行,再用 maven 进行打包。将 jar 包上传到服务器后,就要开始制作自己的镜像了,首先在与 jar 包同目录下新建 Dockerfile 文件。# 新建Dockerfile文件 touch Dockerfile # 编写Dockerfile文件 vim Dockerfile加入以下内容# Docker image for springboot file run # VERSION 0.0.1 FROM java:8 # VOLUME 指定了临时文件目录为/tmp。 # 其效果是在主机 /var/lib/docker 目录下创建了一个临时文件,并链接到容器的/tmp VOLUME /tmp # 将jar包添加到容器中并更名为app.jar ADD demo-01.jar app.jar # 运行jar包 RUN bash -c 'touch /app.jar' ENTRYPOINT ["java","-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ar","/app.jar"]执行 docker build -t [镜像名称] . ,至此镜像文件就制作完成了。docker images查看镜像是否存在。最后一步,创建并启动容器,docker run --name [容器名称] -d -p 80:8080 [镜像名]。
2023年02月16日
3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